上海大盛智链抗疫实录

发布时间:2022-04-30

上海大盛智链是青啤集团供应链科技平台——青岛智链顺达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子公司。

当上海疫情忽然而至,大盛智链始终奋战在抗击疫情与民生保障的第一线。

 

01

突如其来的疫情,前所未有的难

 

进入3月,上海周边区域的封控要求不断升格。已在上海城配市场摸爬滚打了一年多的大盛智链,在春节前夕陆续启动了江苏南通金沙仓、昆山花桥仓、苏州京喜仓和上海中春路仓,本打算在2022年大干一番,却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节奏。

3月中旬,大盛智链三个外地仓库,因道路封闭和防疫要求全部封停。尽管上海的防疫封控持续加严,大家都对疫情拐点来临充满信心。

然而局势的急转直下,却让人始料未及。

3月26日上海中春路仓封停,3月27日上海南大路仓封停,3月30日,最后一个杨浦仓虽未封闭,但日常承接的三波次城配业务已全部停止。作为大盛智链城配基础的美团优选、多多买菜等大型社区团购平台,也在30日全面停止运营。此刻,整个上海按下了暂停键。

刚刚熬过了春节档的大盛智链,已提前预见到即将到来的社团爆单和用工荒。从被称为“九宫格”的定点封控初期,大盛智链从一线到高管,几乎都在家里隔离过几轮。回家,就可能意味着4-7天无法返回岗位。为了保证运转,许多员工选择了留守在厂区,大盛智链也开始积极招募分拣员、司机这些急需的一线人员。

可是当时间来到3月的末尾,上海这场前所未见的疫情,还是让大盛智链感受到近乎窒息的压力。

首当其冲的,是吃饭问题。尽管疫情初期,大盛智链已经储备了一定数量的物资,可当物流和人流全部中断,要保证接近200个人能吃上饭,前所未有的难。

紧接着便是住。大盛智链总部、也是核心仓,启用了青岛啤酒杨浦工厂的闲置场区。空无一物的诺大厂房里四下透风,铺上地垫、裹着被子仍能感觉到无处不在的冷,但好歹有了住的地方。

最要命的还是防疫物资的紧缺。口罩、一次性手套准备不足,多亏了园区内圆通姜老板驰援,整个厂区才有了全包裹的“大白”防护服;顺丰负责人屠经理送来了他们的自己的消杀设备,便于大型车辆进入厂区的消杀工作;电商陈老板捐赠的便携式消杀喷雾,可以随身携带,让司机师傅得以进行自我防护。

大盛园区内的物流伙伴们自发的、无私的互助,让大盛智链在防疫管理中有了更多保障。可是疫情发展的趋势,已彻底超乎所有人的想象,也超出了所有防疫手段、措施的控制。

 

02

第一批物资保障通行证的背后

是大盛智链不忘初心的坚守

 

3月30日的上海,所有快递、物流公司均已封停。

平台停了,作为上海核心城区配送服务商、实实在在运营者的大盛智链,不能停。此刻,这一年多来在仓库配出来的经验、在路上跑出来的路子、在社区钻出来的办法,怎么不用在上海自救的当口。更何况大盛智链早就立下了决心,留足了人手。

世上从没有白流的汗与泪。一年多来风风雨雨的历练,都为这场性命攸关的危局,做足了准备。

3月31日,大盛智链争取到杨浦地区由政府统一组织的物资接收与配送任务。一时间,来自全国各地的援沪物资车辆,不断驶入唯一仍在运转的杨浦仓。物资分拣是高强度的密集劳动,大盛智链董事长陈兴亚、总经理汪淼几乎是泡在分拣仓库,带领员工共同奋战。

4月1日,大盛智链取得50张上海地区首批物资保障通行证。所有司机开足马力,从清晨到凌晨一两点,都在配送的路上跑。保供物资以蔬菜为主,时效性很强,为了能让上海市民吃上新鲜的蔬菜,更生怕这极度宝贵的食材烂掉浪费了,远超负荷的司机师傅们在配送的路上竭力赛跑。

大盛智链的核心城配业务,服务于高科技的移动互联网平台、落地在市井底层的配送与分拣,平日里是不被人瞧得上的辛苦工作。但在这次疫情民生保供的绝境中,这是一份神圣的、决绝的使命,大盛智链不仅无可替代,更有着守“沪”必胜的决心。

 

03

极限的边缘,大盛智链群像

 

一身“大白”装束的方继敏站在园区入口,有序引领着前来运输民生保障物资的司机进行抗原检测,接着在全封闭喷雾室熏蒸、还要对车辆里里外外全面消杀。无数次的进进出出,几经升级完善的全套检疫与消杀流程,无数次重复的动作与环节,方师傅一丝不苟的守着园区的大门,没有半点懈怠。因为他知道,一旦大盛智链沦陷,不但整个园区要封停,更关系到千千万万的家庭。

冯春在大盛智链负责职能管理。如今园区防疫、物资采购分发、统计司机核酸报告、核查反馈核酸结果的大小事宜,都在她肩上挑着。原本就有睡眠问题的她,现在几乎是24小时揣着手机,有时候凌晨两三点钟会接收社区派送物资和抗原试剂。在一张照片里,冯春穿着“大白”防护服的身子显得格外瘦消,让人生怕场区里常有的穿堂风,会将她吹倒。

每天夜里,调度邱永恒都要根据冯春统计的司机核酸结果,制定第二天的配送计划。大小重量各异的物资、每辆车的容量、各个司机熟悉的线路、往返的频次和运量……疫情封控下的配送计划,已经无法依赖系统生成,早已纳入胸中的无数信息和经验,在此刻派上了大用场。

清晨6点,司机蒋富贵装好车,几经往返,往往到了凌晨一两点钟才会返回,中途还要算好时间和路线完成检测核酸。疫情以来,网上充斥着内外环空空荡荡的景象,仿佛畅上海仿行无阻;现实中封控下的交通复杂异常,真正遇到走不通的路线,司机们就会在群里相互提示,时效已经无法满足了,至少要尽一切努力把物资送到。

蓬乱的头发、满脸的胡子,一个是瘦的有些脱象,一个又因为饮食和睡眠严重不足,反而显得浮肿。透过照片,当我们描述大盛智链董事长陈兴亚和总经理汪淼的样子,并没有因与平日巨大的反差而感到吃惊,反而有几许泪目的接受了。这是大盛智链人抗疫极限下的样子,是社区服务人员、志愿者们、以及所有为上海的命运拼尽全力的勇士的模样。

 

04

救命药,危难援救,团购物资

 

4月5日,新上海营销徐汇大区员工家属定期服用的中药用尽,停药将面临生命危险。接到消息,大盛智链财务经理徐冬梅第一时间取药,并以最快的速度将药物送往员工家属居住的小区。尽管全程无接触接送,徐冬梅仍然在完成全面消杀后,在独立的楼座里,独自隔离了5天。

4月8日,一处客户8人不幸感染,其中最小的孩子只有10岁,并已开始高烧,生活物资和药物告急。紧要关头,大盛智链火速驰援,物流部兰涛经理和商务部梁芬经理两人迅速准备了足量的食品、用品与药物送往现场,并全力协调当地街道,终于在下午6点,相关部门安排的帐篷运抵并暂时安置隔离,等待当天核酸检测结果入住方舱医院。

随着部分生活物资企业恢复生产,有货物却运不出来的情况凸显。深耕上海社团与城配的大盛智链,再一次成为衔接起生产工厂与企业、社区团购的纽带。从最初发布牛奶团购信息,到组合肉食、蔬菜、乳制品等的食品包、承接团体采购订单、完成工厂取货与分拣、并根据地址逐一配送到一个个社区,大盛智链通过自身的努力,赢得了来自百联股份、八佰伴、上海戒毒所、育才中学等上海知名企业以及街道社区、政府机构的一致好评。

 

05

青啤大爱,全力喂投

 

4月20日上午,陆续有松江工厂、营销中心、新上海营销的同事在朋友圈晒出了来自青岛啤酒的爱心大礼包。四盒1L装味全牛奶、两大块带皮猪肉,白菜、卷心菜、油菜、大葱、金针菇,满满的包装里,甚至贴心的塞下了几头大蒜。

自疫情爆发以来,大盛智链运送青啤大家庭的爱心大礼包,已经完成了第二次投递。早在疫情爆发之初最为艰难的时刻,大盛智链就收到了来自上级公司、青岛啤酒供应链中心智链顺达的1000箱方便面,以及口罩、手套、防护服、消杀设备等防疫用品,在那个物资极端匮乏的时刻,为直面生存绝境的大盛智链注入了一针强心剂。

  

而今作为青啤爱心物资的传递者,无论运力再紧张、路途再遥远,为青啤大家庭的亲人们,送去一颗颗用心挑拣并包装的新鲜菜,努力赶在气温升高前把这些生鲜食品完好送达,大盛智链每一个成员身心里流淌的、传承于百年青啤的好人世训,与守护这一街一巷、一江一城的汗与泪,血脉相承。

 

疫情无情,人有情。

在保障上海民生物资的每时每刻,大盛智链在与时间、疫情、乃至生命的赛跑中,一刻不停。

当疫去春来,当这一身浸漫了汗水的“大白”卸下,我们一定会迎来最灿烂的笑颜。